《中醫詞典》解釋「聲如拽鋸」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聲如拽鋸

定義與病機
「聲如拽鋸」為中醫病狀術語,形容患者喉中痰鳴,呼吸時發出類似拉鋸之粗濁聲響。此症多因痰濁壅盛、氣道受阻所致,屬「痰鳴」範疇,常見於急重病證,如中風閉證、喉風、哮證等。其病機核心為痰濕或風痰閉阻肺絡,氣機升降失司,痰氣交搏於咽喉,故聞聲濁重。

臨床表現

  1. 痰鳴特徵:呼吸急促或深長,喉間痰聲漉漉,聲響如拉鋸般斷續粗厲,多伴隨胸悶氣逆。
  2. 兼症
    • 若屬中風閉證,可見突然昏僕、面赤氣粗、牙關緊閉。
    • 若為喉風(急喉痹),可伴咽喉腫痛、吞嚥困難,甚則窒息。
    • 若見於哮證發作,則痰黏難咯、喘息抬肩。

病因與證型分述

  1. 風痰上擾
    • 多因肝陽化風,挾痰火上壅清竅,常見於中風。痰熱互結,阻塞氣道,故聲如拽鋸,兼見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2. 痰濕阻肺
    • 脾虛生濕,聚濕成痰,痰濕伏肺,遇外邪引動則痰隨氣升,瀰漫咽喉。症見痰多白黏、胸膈滿悶,舌苔白厚膩。
  3. 熱毒壅喉
    • 外感風熱疫毒,或肺胃積熱上攻,致喉關紅腫,痰火膠結,氣道狹窄。聲如拽鋸同時,可見高熱煩躁、咽喉潰腐,屬「鎖喉風」危候。

古籍論述

  • 《醫宗金鑒》提及:「中臟閉證,痰湧喉間,拽鋸有聲,此風火痰涎閉塞關竅。」強調痰火內閉之病機。
  • 《張氏醫通》論哮證:「痰氣搏結,吼哮如拽鋸,治當開痰利氣。」指出痰氣交阻為關鍵。

鑑別要點

  • 與「鼾聲」之別:鼾聲多因睡臥姿勢不當或鼻咽氣道鬆弛,聲緩而均勻;拽鋸聲則痰阻氣急,聲促而艱澀。
  • 與「喘鳴」之異:喘鳴以呼吸急促為主,多見於肺氣壅塞;拽鋸聲側重痰阻喉間,聲濁而痰鳴明顯。

附:相關病證舉隅

  • 中風閉證:痰熱腑實者,用星蔞承氣湯瀉下通腑;痰火蔽竅者,予安宮牛黃丸開竅滌痰。
  • 急喉風:痰火熾盛時,可選清瘟敗毒飲合雄黃解毒丸,瀉火解毒、豁痰開閉。
  • 哮病發作:冷哮者以小青龍湯溫化寒痰;熱哮者定喘湯清肺化痰。

此症多屬急候,臨床須辨痰之寒熱、病之標本,結合四診參詳,以定治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