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聲碎」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聲碎
病證名,屬中醫喉科病症範疇,指聲音嘶啞破碎之證。中醫認為「肺主氣,聲由氣而發」,聲音的表現與肺氣盛衰密切相關。若因腎陰虧虛,虛火上炎,灼傷肺金(肺陰),致使肺氣陰兩傷,喉失濡養,則發為聲碎。此證猶如「鐘磬擊損」,音質失潤,呈現沙啞破碎之態。
病因病機
- 腎陰虧虛,虛火灼肺:腎為水火之臟,若腎陰不足,虛火內生,上炎於肺,耗傷肺陰,肺失清肅之職,喉嚨失潤,故聲碎。
- 肺氣陰兩虛:肺主氣司呼吸,若久病或過度用嗓,耗傷肺氣與肺陰,喉嚨失於濡養,亦致聲音嘶啞破碎。
臨床表現
- 聲音嘶啞,音質粗糙破碎
- 咽喉乾燥不適,或伴有微痛
- 可能伴見腰膝酸軟、潮熱盜汗等腎陰虛證候
治法
以清金潤肺、滋陰降火為主,兼顧補益肺氣。
- 主方:可選用知柏地黃湯(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加減,滋腎陰、清虛火。
- 隨證加減:
- 若肺陰虛明顯,加沙參、麥冬、玉竹以潤肺養陰。
- 若氣虛甚者,酌加黨參、黃耆以補益肺氣。
相關名詞辨析
- 喑:泛指聲音嘶啞或失音,範圍較廣,聲碎為其中一種表現。
- 金破不鳴:比喻肺陰虧損或肺氣虛衰所致聲音嘶啞,與聲碎病機相似,但更強調肺金受損之病機。
此證多屬虛火或陰虛所致,與外感風熱或痰濕壅滯所致聲音嘶啞(如「金實不鳴」)有別,臨床需詳辨虛實,對證施治。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