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勝復」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勝復
釋義
勝復為中醫運氣學說之重要術語,闡述自然界氣化運動中「勝氣」與「復氣」的相互制衡關係。《素問·五運行大論》云:「天地之氣,勝復之作」,意指六氣循環若出現偏勝之氣,必有相應之氣加以報復,以維持整體平衡。《類經》進一步解釋:「六氣盛衰不常,有所勝則有所復」,揭示此動態調節機制乃自然氣化之常理。
運作規律
- 時間對應性
勝復之氣依時序遞嬗,上半年若出現異常偏勝之氣(如暑熱過盛),下半年則易生相反之復氣(如寒涼來復)。此現象體現《內經》「陰陽相移,虛實更作」之理,符合「亢害承制」之天道法則。 - 五行生剋模型
於五運體系中,某一行氣化不及則易受所不勝之行克制(如木運不及遭金氣乘侮),然被克者鬱極而發,反生己所勝之氣以制衡(如木鬱化火,火克金而復仇)。此即《素問·五常政大論》所言「鬱極乃發,待時而作」之機轉。
臨床意義
- 病機推演
勝復理論可解釋季節性流行病學特徵。如歲火太過之年,炎暑盛行後多見寒性疾病反撲;或木運受克之年,初期見肺系症狀(金克木),後期轉現心火亢盛(木生火以復金)。 -
治療大法
《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治諸勝復」原則:-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針對勝復之氣的屬性施治
- 「衰其所勝,強其所生」:調節五行生剋鏈條,如木虛受金侮時,既可培土生金以制木鬱,亦可直接滋水涵木以固根本
學術延伸
勝復機制實為「自穩態」(Homeostasis)之古代表述,與現代「負反饋調節」概念相通。明代張景岳於《類經圖翼》強調:「勝復之動,雖曰氣化,實關臟腑」,將自然氣化與人體內在臟腑氣機升降相聯繫,深化「天人相應」理論體系。
古籍佐證
- 《素問·氣交變大論》:「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
- 《運氣易覽》:「勝復之道,即造化之機,失其常則災害至矣。」
此理論體系不僅解釋氣候異常,更為「司天在泉」「客主加臨」等運氣推演奠定基礎,成為中醫時間醫學與預防醫學之核心思想。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