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盛後湖」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盛後湖,明代醫家,生平籍貫不詳,所著《行囊備用方》一卷已佚,未見傳世。其人在中醫史上記載甚少,然以「行囊備用」為名,推測或為便攜應急之方書,符合明代民間醫家重視實用之風。
明代中醫方劑學發展蓬勃,此類備急方書多收錄驗方、單方,講究簡便廉效。盛氏雖無醫論傳世,然觀其書名,或與龔廷賢《萬病回春》、張潔《仁術便覽》等明代實用醫籍同屬一脈,反映當時醫家重視臨證便捷之需求。
考明代醫籍分類,此書可能歸屬「方書」或「臨證各科」,內容或涉內科雜症、外傷急救等民間常見病證。雖原書不存,然參照明代同類醫籍如《急救良方》,可推測其方或多取藥性平和之品,如陳皮、茯苓等健脾化濕,或川芎、當歸等調血和營,符合明代醫家「平正通達」之用藥特色。
按中醫文獻學考證,此類佚失醫籍可藉《醫籍考》《中國醫籍通考》等工具書窺其梗概,然盛氏具體學術思想及臨證特色,已難詳考。其書名「行囊」二字,或暗示其為遊方醫、走方郎中所用,亦符合明代民間醫療網絡中「草澤醫」流動行醫之歷史背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