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盛曠>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盛曠,字用敬,明代江蘇吳江縣人,為邑中名醫盛僎之子。其天資穎悟,承襲家學,精於醫道,診病不求回報,凡求診者必應,尤擅長治療疑難雜症,療效顯著,醫名遠播。

醫案舉隅

  1. 妊娠痢疾昏厥
    陳某之妻懷孕期間罹患痢疾,纏綿數月不癒,後竟昏厥六日不醒。盛曠診治後,投以方藥,藥下即痢止,數日後順利產子。此案展現其對婦科與急症的精准辨治,尤重調和氣血、安胎止痢,或運用「逆流挽舟」之法,兼顧母子安危。
  2. 內傷兼傷食誤治
    一患者內傷初癒,復因飲食不節而傷食。前醫誤用攻下之劑,反致病情加重。盛曠以人參、黃芪補益中氣,佐升麻升提清陽,更配伍益腎之品,數劑後病癒。此治體現其「補土伏火」之思維,注重脾胃升降與腎氣根本,避免克伐正氣。

學術特色

盛曠承家學而重臨床,其治法深植於中醫「整體觀」與「辨證論治」:

  • 扶正祛邪並重:如治傷食案,避開峻下,改以補氣升提,契合「虛人外感當扶正」之理。
  • 臟腑相關調治:擅長透過健脾益腎,解決疑難病機,如痢疾昏厥中可能涉及「腎不納氣」或「脾虛濕陷」,其用藥兼顧多臟。
  • 靈活運用藥性:如升麻之升舉陽氣、參芪之固護中州,反映其對藥物升降浮沉的掌握。

盛曠雖享年僅五十五歲,然其醫案散見於地方誌,彰顯明代吳中醫派重視氣機調暢與臟腑生克的學術風貌。其治法對後世調理虛損兼實邪之證,頗具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