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盛水」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中醫名詞「盛水」詳解
基本概念
「盛水」一詞在中醫典籍中有多重涵義,主要可分為生理與時令兩個面向:
生理層面
《素問·水熱穴論》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此處「盛水」指腎臟主水的生理功能。楊上善注云:「至,極也。腎者,陰之極也。陰氣捨水,故曰盛水。」此說闡明腎為人體陰氣最盛的臟器,具有貯藏和調節水液的功能。
腎主水的機理體現在:
- 腎陽溫煦推動水液代謝
- 腎氣蒸騰化氣,使水液上輸於肺
- 腎司開闔,調節膀胱氣化
- 腎精化生骨髓,骨髓生血,血化津液
時令層面
《素問·陰陽類論》記載:「二陰獨至,期在盛水。」此處「盛水」指春季雨水、冰雪融化的時節。王冰注曰:「盛水謂雨雪化為水之時,即正月中氣是也。」春季屬木,與肝相應,此時陽氣初升,冰雪消融,萬物始生。
理論延伸
腎為水臟的深層意義
中醫理論認為腎不僅「盛水」,更是「水臟」,其功能包括:
- 主津液:調節全身水液代謝平衡
- 主骨生髓:水精化生骨髓,髓海充盈
- 納氣:水氣相生,助肺肅降
- 藏精:水谷精微歸藏於腎
盛水時節的養生要點
春季「盛水」時節的特點:
- 陽氣升發,冰雪融化
- 濕氣漸增,易困脾陽
- 肝氣疏泄,易克脾土
- 風邪當令,易襲陽位
經典論述
《黃帝內經》相關記載:
-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
- 「水曰潤下」,腎水具有潤澤、下行、閉藏的特性
歷代醫家對「盛水」的闡釋:
- 張介賓《類經》:「腎為水臟,乃真陰之宅」
- 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司水液」
- 吳崑《素問吳注》:「盛水者,水氣旺盛之時,春令也」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