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失溺」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失溺

證名。失溺是指小便失禁的症狀,即無法控制尿液的排出。《素問.本病論》和《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治》都有提到這個名稱。

《素問.本病論》中說:“失溺者,指的是小便不禁。”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治》中說:“小便不禁,被稱為失溺。”

失溺的病因相當複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膀胱功能障礙:膀胱功能障礙是導致失溺的主要原因。膀胱功能障礙可以是神經性或非神經性的。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是由於神經系統疾病(如腦血管病、脊髓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引起的,導致膀胱逼尿肌收縮無力或過度收縮,或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協調失調,而導致小便失禁。非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是由於膀胱本身的問題(如膀胱炎、膀胱結石、膀胱腫瘤等)引起的,導致膀胱逼尿肌收縮無力或過度收縮,或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協調失調,而導致小便失禁。

  2. 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是導致失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可以是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先天性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是由於尿道括約肌發育不良或缺失引起的,而導致小便失禁。後天性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是由於外傷、手術、腫瘤、炎症等引起尿道括約肌損傷,而導致小便失禁。

  3. 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也是導致失溺的重要原因。精神因素可能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縮無力或過度收縮,或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協調失調,從而引起小便失禁。

失溺的臨床表現為小便失禁,即尿液無法控制排出。這種情況可以是間歇性或持續性、全天性或僅在夜間、急迫性或不自主性、陣發性或持續性、一過性或慢性。

對失溺的診斷主要依賴患者的臨床表現,如小便失禁、尿液無法控制等。在必要時,醫師可能進行尿液檢查、膀胱鏡檢查、尿流動力學檢查等,以明確診斷。

治療失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治療失溺的重要方法。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膽鹼能藥物、β-受體阻滯劑、α-受體激動劑、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等。

  2. 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治療失溺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手術方法包括膀胱頸成形術、尿道括約肌重建術、尿道括約肌切開術等。

  3. 其他治療:其他治療方法包括膀胱訓練、生物反饋治療、盆底肌肉訓練等。

失溺的預後取決於病因、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等因素。一般來說,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會有較好的預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