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施世傑>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施世傑,字漢三,又字賓王,明代震澤(今屬江蘇)人。其為諸生出身,博學多聞,尤精於醫術,以脈學見長。所著《脈訣辨疑》一書,雖已散佚,然據史料推斷,當屬脈學專論,或對當時流傳之脈訣提出考證與辨析,反映其對脈理之深入探究。

明代脈學承襲宋元傳統,重視「寸關尺」三部九候之診法,並結合臟腑經絡理論。施氏所處時代,李時珍《瀕湖脈學》等著作已廣為流傳,而《脈訣辨疑》或針對脈象主病、脈形描述等提出獨到見解,惜內容無從考據。然以「辨疑」為名,可窺其治學嚴謹,或糾謬補遺,或闡發新義,具學術批判精神。

中醫脈學強調「四診合參」,脈象僅為辨證依據之一,須與望、聞、問三診互參。施世傑精研脈理,當深諳此道。明代醫家多受金元四大家影響,重視臨證實用,施氏之學或亦融合朱丹溪養陰、李東垣補土等說,然因文獻不足,未可詳論。

震澤地處江南,明清之際名醫輩出,如吳有性、葉天士等皆淵源於此區域醫學氛圍。施世傑雖事蹟不彰,然其脈學專著之存在,足證彼時地方醫家對理論梳理之貢獻,亦反映明代醫者對診法規範化之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