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毒瘡」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毒瘡是一種中醫病名,指的是發生在下肢並呈現黃水淋漓症狀的瘡瘍。濕毒瘡大多是由風濕熱侵入肌膚而引起的,導致了肌膚鬱結蘊滯。小腿和足踝是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急性患者初起時,患處皮膚會呈潮紅狀,接著出現丘疹、水泡,伴有搔癢感,破潰後會有黃色液體滲出,並擴展成片狀,通常對稱性發生,這種屬於濕熱偏重型。慢性患者則常伴有血虛症狀,皮膚呈現肥厚粗糙,脫屑,搔癢難忍,病程持續時間較長,這種屬於血虛風燥型。

治療濕毒瘡需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辨證施治。對於急性患者,可以清熱利濕,內服萆薢滲濕湯或龍膽瀉肝湯,外用黃柏或野菊、蒲公英煎湯等待冷濕敷,在滲水減少後可以使用三黃洗劑或青黛散進行外敷貼敷。對於慢性患者,則需要養血祛風,內服當歸飲子或除濕胃苓湯,外用青黛膏加銅綠進行外塗。也可以使用苦參湯藥物進行浴浸療法。

另外,為了預防濕毒瘡的發生,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喝酒,不熬夜,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適當休息,進行適度的鍛鍊,增強身體的素質,提高免疫力。如果發現患有濕毒瘡,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