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遏熱伏」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遏熱伏,病證名,亦稱濕鬱熱伏。因濕邪阻遏而致熱不能宣散透發。臨床多表現為身熱不揚、午後熱甚、汗出而熱不退、神疲頭重、胸悶腹脹、厭食、小便黃赤、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等。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濕熱相搏,伏而不發,使人身熱不揚,汗出而熱不退,胸悶腹脹,厭食,小便黃赤,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

《金匱要略·濕熱病篇》曰:“濕熱在里,身熱不揚,汗出而熱不退,胸悶腹脹,厭食,小便黃赤,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曰:“濕熱在里,身熱不揚,汗出而熱不退,胸悶腹脹,厭食,小便黃赤,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

濕遏熱伏的病因病機,是由於濕邪阻遏,鬱蒸於內,熱邪不能宣散透發,以致身熱不揚,汗出而熱不退,胸悶腹脹,厭食,小便黃赤,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等症狀。

濕遏熱伏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身熱不揚:患者常常感到身體發熱,但不像一般外感熱病那樣高熱,而且熱勢不揚,不向外散發。
  2. 午後熱甚:患者的熱症多在午後加重,這是由於濕熱之邪在午後陽氣最盛時最容易發作。
  3. 汗出而熱不退:患者常常出汗,但汗出後熱不退,這是由於濕熱之邪阻遏汗液外泄,使汗液不能正常發散。
  4. 神疲頭重:患者常常感到疲乏無力,頭重如裹,這是由於濕熱之邪耗傷氣血,使人體的元氣不足。
  5. 胸悶腹脹:患者常常感到胸悶腹脹,不思飲食,這是由於濕熱之邪阻遏脾胃運化,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
  6. 小便黃赤:患者的小便常常呈現黃赤色,這是由於濕熱之邪蘊結膀胱,使膀胱的氣化功能受損。
  7. 舌苔白膩或黃膩:患者的舌苔常常呈現白膩或黃膩的苔象,這是由於濕熱之邪蘊結於內,使舌苔變得白膩或黃膩。
  8. 脈濡數:患者的脈象常常表現為濡數,這是由於濕熱之邪阻遏氣血,使脈象變得濡數。

濕遏熱伏的治療,以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為主。常用的中藥有:

  1.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2.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3. 梔子: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
  4. 大黃: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
  5.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6. 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
  7. 澤瀉: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腎的功效。
  8. 車前子: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
  9. 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10.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濕遏熱伏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2.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3. 適當鍛鍊身體,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