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火」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火

濕火是指濕邪久留,傷及脾胃陰液所致的病證。濕邪是一種性質重濁的病邪,易傷脾胃陽氣。當濕邪久留不去時,會轉化成熱邪,進一步傷害脾胃陰氣,而出現濕火病症。

臨床表現

患者濕火病症的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1. 口渴不飢:濕邪傷脾,致使脾失健運,水濕不能運化。水液停滯蓄積於胃腑,產生胃熱內生,同時脾胃陰液受損,因而出現口渴、但食慾不振的症狀。
  2. 大便堅結:由於濕邪阻滯腸道,腸腔流注減慢,致使大便變乾燥而不暢通,甚至出現便祕。
  3. 苔先灰滑,後反黃燥:初起濕邪作用,由於脾胃陽氣受損,苔質呈灰滑狀。隨著病情發展,濕邪轉化成熱邪,進一步傷及脾胃陰液,使苔質變為黃燥。

治療與預防

對於濕火有以下的治療與預防方法:

  1. 治療:治療濕火,主要是清熱利濕、養陰潤燥為主要原則。常用的方劑有三仁湯、白虎湯、知柏地黃丸等。
  2. 預防:預防濕火需注意以下幾點:飲食清淡,避免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波動。適度鍛鍊,增強體質。

濕火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