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霍亂」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霍亂,病名。見《外台秘要》卷六。

1.指飲食生冷,或感受濕、寒、暑邪,發病時有吐利、腹痛、轉筋等症,與乾霍亂之欲吐瀉不得、病情較重者有別。《醫林繩墨.霍亂》:「若吐利並行而腹中絞痛,坐卧不安,甚則轉筋,名之曰濕霍亂。」《傷寒明理論.霍亂》:「乾霍亂死者多,濕霍亂死者少,蓋吐利則所傷之物得以出泄,雖霍亂甚,則止於胃中水谷,泄盡則止矣。」治宜六和半夏湯、藿香正氣散、木瓜湯等方加減。相當於現代醫學之急性胃腸炎、霍亂等病。參見霍亂、乾霍亂條。

2.指一種暑霍亂。見《醫學入門.霍亂》。參見暑霍亂條。

【原文】

濕霍亂,病名。見《外台秘要》卷六。

1.指飲食生冷,或感受濕、寒、暑邪,發病時有吐利、腹痛、轉筋等症,與乾霍亂之欲吐瀉不得、病情較重者有別。《醫林繩墨.霍亂》:「若吐利並行而腹中絞痛,坐卧不安,甚則轉筋,名之曰濕霍亂。」《傷寒明理論.霍亂》:「乾霍亂死者多,濕霍亂死者少,蓋吐利則所傷之物得以出泄,雖霍亂甚,則止於胃中水谷,泄盡則止矣。」治宜六和半夏湯、藿香正氣散、木瓜湯等方加減。相當於現代醫學之急性胃腸炎、霍亂等病。參見霍亂、乾霍亂條。

2.指一種暑霍亂。見《醫學入門.霍亂》。參見暑霍亂條。

【釋義】

濕霍亂,是指飲食生冷,或感受濕、寒、暑邪,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其主要症狀為吐利、腹痛、轉筋等。與乾霍亂之欲吐瀉不得、病情較重者有別。

濕霍亂的治療,宜以清熱化濕、止吐止瀉為主。可用六和半夏湯、藿香正氣散、木瓜湯等方加減治療。

濕霍亂的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不潔食物,不暴飲暴食。夏季外出時,應注意防暑降溫,避免中暑。

【現代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濕霍亂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的急性胃腸炎。常見的病原體包括霍亂弧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

濕霍亂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腹瀉、嘔吐、腹痛、發熱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

濕霍亂的治療,以補液、抗菌、止瀉等為主。可用口服補液鹽、靜脈輸液等方法補充體液。可用抗菌藥物治療感染。可用止瀉藥物止瀉。

濕霍亂的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不潔食物,不暴飲暴食。夏季外出時,應注意防暑降溫,避免中暑。

【結語】

濕霍亂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胃腸炎,其主要症狀為吐利、腹痛、轉筋等。濕霍亂的治療,宜以清熱化濕、止吐止瀉為主。濕霍亂的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不潔食物,不暴飲暴食。夏季外出時,應注意防暑降溫,避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