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疥」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疥,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

「濕疥起小瘡,皮薄常見水汁出,此風熱氣淺在皮膚間故也。」

多因脾經濕熱偏盛鬱結所致。症見患處灼熱癢痛,搔癢,搔後則流黃水,甚者可流黑汁。治宜祛風去濕,可內服蒼術膏。類似濕疹。

濕疥是一種皮膚病,多發於春夏季節。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脾經濕熱偏盛,鬱結於肌膚所致。臨床表現為患處皮膚潮紅、灼熱、瘙癢,搔抓後可出現水皰、膿皰,甚至流出黃水、黑汁。

濕疥的治療以祛風去濕為主,可內服蒼術膏、蒼朮散等中藥,外用黃柏膏、蛇床子膏等外用藥。平時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病情。

濕疥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勤換衣。
  2. 避免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蟎等。
  3. 注意飲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如果出現濕疥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