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困脾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困脾陽是一種病證名,指的是水濕影響了脾陽的運化功能。它和脾虛濕困有一些差異,但主要症狀大致相同。患者會出現脘腹脹悶、不思飲食、泛惡欲吐、口淡不渴、大便溏泄、頭重如裹、身體感覺重或腫、舌頭腫脹有厚膩的舌苔,脈搏滑緩。治療時,宜以溫中化濕的方法進行,可以使用胃苓湯這個方劑。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有一句話說“濕氣勝,則陽氣衰。”《靈樞·本神》中說:“濕氣傷人,使人肌肉的腠理不密,汗水受風吹後就容易生風寒。”《金匱要略》中提到:“濕氣勝過就會引起腫脹,熱氣勝過就會引起渴,寒氣勝過就會引起厥冷。”《醫宗金鑒》指出:“當水濕困阻脾陽時,就會出現脘腹脹悶、不思飲食、泛惡欲吐、口淡不渴、大便溏泄、頭重如裹、身體感覺重或腫、舌頭腫脹有厚膩的舌苔,脈搏滑緩。”

濕困脾陽的病因主要有外濕、內濕、飲食不節、過度勞累等。外濕侵襲身體,內部產生濕濁,脾陽受困,運化功能失調,就會出現脘腹脹悶、不思飲食、泛惡欲吐、口淡不渴、大便溏泄等症狀。內濕多由於脾虛造成,脾虛無法適當地運化水濕,水濕停滯在體內,困阻脾陽,也會出現上述症狀。飲食不節,過量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會損傷脾胃的陽氣,脾陽虛弱,運化功能失常,水濕停滯,也會引發上述症狀。過度勞累會消耗氣血,損傷脾陽,造成運化功能失調,同樣會出現上述症狀。

濕困脾陽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脘腹脹悶、不思飲食、泛惡欲吐、口淡不渴、大便溏泄、頭重如裹、身體感覺重或腫、舌頭腫脹有厚膩的舌苔,脈搏濡潤緩慢等。

治療濕困脾陽的方法主要是溫中化濕、健脾利水。可以使用胃苓湯這個方劑,並進行一些加減。胃苓湯的成分包括蒼朮、白朮、茯苓、澤瀉、豬苓、白術和甘草。蒼朮和白朮是健脾燥濕的藥物,茯苓、澤瀉和豬苓是利水滲濕的藥物,白朮則是健脾益氣的藥物,甘草則是調和其他藥物的作用。這個方劑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滲濕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濕困脾陽的病證。

預防濕困脾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飲食衛生,不要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
  2. 適度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3.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4. 適量運動,增強身體素質。
  5. 定期體檢,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