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沖風淚出」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沖風淚出

病證名,屬外障眼病範疇,首見於《秘傳眼科龍木論》。此證多因外感風邪侵襲目竅,或肝經氣血失調所致,臨床以無時淚下、遇風加重為主要特徵。

病因病機

  1. 風邪外襲:風為陽邪,易犯上竅。若毒風客於目絡,阻滯津液輸布,則淚液外溢,表現為「拭卻還生」,淚出不止。
  2. 肝虛或肝實
    • 肝虛:肝血不足,目竅失養,衛外不固,遇風則淚出,多伴見目無赤痛,淚液清冷(《醫宗金鑒》稱「肝虛冷淚」)。
    • 肝實:肝經風熱或鬱火內蘊,上攻於目,淚液熱赤,兼見目胞腫紅、疼痛(即「實則熱淚」)。

辨證論治

  1. 虛證(肝虛冷淚)

    • 證候:淚液清稀、迎風加重,目無紅腫,或兼頭暈目眩、脈弦細。
    • 治法:養血補肝,祛風止淚。
    • 方藥
      • 止淚補肝散(《銀海精微》加減):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防風、白芷、木賊草等。
      • 若兼氣虛,可加黃芪、白朮以益氣固表。
  2. 實證(風熱淚出)

    • 證候:淚液黏濁、目赤腫痛,畏光澀癢,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 治法:疏風清熱,散邪止淚。
    • 方藥
      • 川芎茶調散(《和劑局方》加減):川芎、荊芥、防風、薄荷、羌活、白芷、甘草等。
      • 若熱象明顯,可加黃芩、梔子以清肝瀉火;若兼濕濁,加車前子、澤瀉利濕泄濁。

古籍參考

  • 《秘傳眼科龍木論》強調「毒風入眼」為病機,主張以細辛丸宣散風邪,暖肺湯溫化津液。
  • 《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進一步區分虛實,指出肝虛者淚冷無赤痛,肝實者淚熱伴紅腫,臨床須辨證施治。

其他治法

  • 針灸:可取睛明、攢竹、風池、太沖等穴,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以調和肝氣、疏風通絡。
  • 外治法:風熱重者可配合菊花、桑葉煎湯熏洗,以清熱明目。

此證雖以風邪為標,然根本在肝,故治療需標本兼顧,虛實分明,方能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