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熱內蘊」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熱內蘊,病證名。指濕熱蘊釀於中焦脾胃及肝膽。濕為重濁粘滯之邪,阻滯氣機,與熱邪相合,則濕熱交困。熱因濕阻而難解,濕受熱蒸而使陽氣更傷。臨床表現為熱勢纏綿、午後熱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滿、不思飲食、大便粘膩不爽、小便不利或黃赤,或黃疸等證。

《素問·至真要大論》:“濕熱相搏,使人為黃疸。”《金匱要略·黃疸》:“濕熱在里,身黃發熱,胸脅苦滿,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大便難,舌苔黃,脈濡數。”《景岳全書·濕熱》:“濕熱之邪,最易傷脾,脾為濕熱所困,則運化失職,水穀不化,而成濕熱內蘊之證。”

濕熱內蘊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外感濕熱之邪。夏秋季節,暑熱蒸蒸,濕氣易於生化,若外感暑濕之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生冷瓜果,或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濕熱內生,蘊結中焦,則可導致濕熱內蘊。
  2. 脾胃虛弱。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濕,若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水濕停留,日久化熱,則可導致濕熱內蘊。
  3. 肝膽郁熱。肝主疏泄,主藏血,若肝失疏泄,氣機不暢,郁而化熱,或肝膽有熱,久而化濕,濕熱互結,則可導致濕熱內蘊。

濕熱內蘊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發熱不退,或熱勢纏綿,午後熱尤甚。
  2. 身重疲乏,四肢無力。
  3. 胸脘痞滿,不思飲食。
  4. 大便粘膩不爽,小便不利或黃赤。
  5. 舌苔黃膩,脈濡數。

濕熱內蘊的治療,以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為主。常用方藥有茵陳蒿湯、三黃瀉心湯、龍膽瀉肝湯等。

濕熱內蘊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2.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不暴飲暴食。
  3. 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濕熱內蘊是中醫常見的病證,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