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熱痿」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熱痿,病證名。痿證之一。見《醫學綱目》卷十七。指濕熱傷於筋、肉而致的痿證。《素問.痿論》在論述痿證諸多病因中,列「脾氣熱」和「有漸於濕」等記述;《素問.生氣通天論》則有「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之說。濕熱痿除腿足痿軟、微腫、足趾麻木外,常兼見身重胸悶,小便赤澀,脈濡數,苔黃膩。治以清熱燥濕、健脾滲濕等法。用加味二妙丸、東垣健步丸、清燥湯,或用萆薢丸加味方。參見痿證條。

濕熱痿的病因病機

濕熱痿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

  1. 脾虛濕熱內生

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運化失常,水濕內停,化生濕熱。濕熱內生,蘊蒸肌肉,損傷筋脈,可導致濕熱痿。

  1. 外感濕熱

外感濕熱,侵襲人體,蘊蒸肌肉,損傷筋脈,可導致濕熱痿。

濕熱痿的臨床表現

濕熱痿的主要臨床表現為:

  1. 腿足痿軟、微腫、足趾麻木
  2. 身重胸悶,小便赤澀
  3. 脈濡數,苔黃膩

濕熱痿的診斷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相關的病史,可以診斷為濕熱痿。

濕熱痿的治療

濕熱痿的治療,以清熱燥濕、健脾滲濕為主。常用方藥有加味二妙丸、東垣健步丸、清燥湯等。

濕熱痿的預防

  1. 飲食宜清淡,不宜吃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2.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不暴飲暴食。
  3.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濕熱痿的注意事項

濕熱痿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以下事項:

  1. 遵醫囑服藥,不要自行停藥或加減藥量。
  2. 飲食宜清淡,不宜吃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不暴飲暴食。
  4.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5.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濕熱痿是一種常見的痿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濕熱痿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