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盛則濡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盛則濡瀉,中醫名詞,出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濕氣偏勝而出現泄瀉。脾喜燥惡濕,濕氣內盛則脾陽受遏,運化水液功能失調,故見大便泄瀉等症。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原文:
“濕盛則濡瀉,燥盛則溏泄。”
“濡瀉”是指大便稀溏,不成形,或水樣便,或粘液便。
“溏泄”是指大便稀薄,不成形,或水樣便,或粘液便。
濕盛則濡瀉,是指濕氣偏勝而出現泄瀉。脾喜燥惡濕,濕氣內盛則脾陽受遏,運化水液功能失調,故見大便泄瀉等症。
濕盛則濡瀉的臨床表現:
1.大便稀溏,不成形,或水樣便,或粘液便。
2.腹脹,腹痛,噯氣,食欲不振。
3.舌苔白膩,脈滑。
濕盛則濡瀉的治療:
1.清熱利濕。
2.健脾益氣。
3.調理腸胃。
濕盛則濡瀉的食療方:
1.白扁豆粥:白扁豆50克,粳米100克。白扁豆洗淨,用水浸泡1小時,粳米淘洗乾淨。將白扁豆和粳米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熬煮至粥成。
2.薏米紅豆粥:薏米50克,紅豆50克,粳米100克。薏米和紅豆洗淨,用水浸泡1小時,粳米淘洗乾淨。將薏米、紅豆和粳米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熬煮至粥成。
3.陳皮山楂粥:陳皮10克,山楂10克,粳米100克。陳皮和山楂洗淨,用水浸泡1小時,粳米淘洗乾淨。將陳皮、山楂和粳米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熬煮至粥成。
濕盛則濡瀉的預防:
1.飲食清淡,不吃生冷油膩食物。
2.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3.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波動。
濕盛則濡瀉的注意事項:
1.如果症狀較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2.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3.不要自行服用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