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瀉,又稱濡泄、洞泄,俗稱水瀉,是指泄瀉因於濕傷脾胃所致。

《證治要訣·大小腑門》:「濕瀉,由坐卧濕處,以致濕氣傷脾,土不克水。梅雨陰久,多有此病。」

《醫學傳燈·泄瀉》:「濕瀉者,腹中不痛,所瀉皆水;或遍身發腫,身熱脈數者,病屬於陽……」

《金匱翼·泄瀉諸證統論》:「濕瀉一名濡泄,其脈濡細,其症泄水,虛滑腸鳴,身重、腹不痛。由脾胃有濕,則水谷不化,清濁不分。久雨潮溢,或運氣濕土司令之時,多有此疾。」

濕瀉的治療,宜利濕和中,選用胃苓湯、理中丸,柴苓湯;或以除濕湯吞戊己丸;重者用術附湯;久病體虛,肢冷脈細者,宜用消腫健湯,兼服金匱腎氣丸以養元扶正。

單純水瀉,可選用五苓散、駐車丸,挾熱者用參連丸。

參見濡瀉、洞泄條。

以下是古籍原文:

《丹溪心法·泄瀉》:

「濕瀉者,由坐卧濕處,以致濕氣傷脾,土不克水。梅雨陰久,多有此病。其脈濡細,其症泄水,虛滑腸鳴,身重、腹不痛。治宜利濕和中,用胃苓湯、理中丸、柴苓湯。或以除濕湯吞戊己丸。重者用術附湯。久病體虛,肢冷脈細者,宜用消腫健湯,兼服金匱腎氣丸以養元扶正。」

《醫學正傳·泄瀉》:

「濕瀉者,由飲食不節,或久坐濕地,或涉水淋雨,或房居卑濕,濕氣內侵,脾胃受傷,不能運化水谷,清濁不分,故成泄瀉。其症腹中不痛,所瀉皆水,或遍身發腫,身熱脈數者,病屬於陽;或腹痛,瀉下白色粘液,或瀉下白色如米泔水者,病屬於陰。治宜利濕和中,用五苓散、駐車丸。挾熱者,用參連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