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瀉(濡泄、洞泄)

濕瀉是指因脾胃受濕邪侵襲而引起的泄瀉疾病。

《證治要訣·大小腑門》提到:濕瀉是因為長時間坐、臥在濕處所導致的,濕氣傷害了脾胃,因為土剋制不了水。在梅雨天氣陰雨連綿的時候,濕瀉病情往往會增加。

《醫學傳燈·泄瀉》中記載 :濕瀉病人腹中不會疼痛,排出的是水;或者全身腫脹,身體發熱,脈搏加快,這種情況屬於陽證。

《金匱翼·泄瀉諸證統論》說到:濕瀉又稱濡泄,其脈濕細,其症狀是水泄;脾胃有濕的情況下,水谷食物無法消化,清濁不分。長時間的雨季,或者運氣濕淋土壤,都容易引發這種疾病。

濕瀉的治療方法

治療濕瀉的方法是促進濕邪排出並調理脾胃。可以使用胃苓湯、理中丸、柴苓湯等來達到這個目的;或者使用除濕湯,同時服用戊己丸。嚴重患者則可使用術附湯來治療。對於長期患病體虛,四肢冰冷、脈搏細弱的病人,可以使用消腫健湯,同時服用金匱腎氣丸來養元扶正。

如果只是單純的水瀉,可以選擇使用五苓散、駐車丸,如果有體熱的情況則使用參連丸。

另外,可參考濡瀉、洞泄相關條目。

以下是古籍原文:

《丹溪心法·泄瀉》:

「濕瀉者,由坐臥濕處,以致濕氣傷脾,土不克水。梅雨陰久,多有此病。其脈濡細,其症泄水,虛滑腸鳴,身重、腹不痛。治宜利濕和中,用胃苓湯、理中丸、柴苓湯。或以除濕湯吞戊己丸。重者用術附湯。久病體虛,肢冷脈細者,宜用消腫健湯,兼服金匱腎氣丸以養元扶正。」

《醫學正傳·泄瀉》:

「濕瀉者,由飲食不節,或久坐濕地,或涉水淋雨,或房居卑濕,濕氣內侵,脾胃受傷,不能運化水谷,清濁不分,故成泄瀉。其症腹中不痛,所瀉皆水,或遍身發腫,身熱脈數者,病屬於陽;或腹痛,瀉下白色粘液,或瀉下白色如米泔水者,病屬於陰。治宜利濕和中,用五苓散、駐車丸。挾熱者,用參連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