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癬」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癬,中醫病名。皮膚濕瘍之一。《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濕癬者,亦有匡郭,如蟲行,浸淫色赤濕癢,搔之多汁成瘡……其里亦有蟲。」該病多因風濕熱邪侵入肌膚而成。證見患處皮膚潮紅,糜爛,瘙癢不止,搔破滋水淋漓,浸淫面不斷擴大,皮內似蟲行。治宜清熱除濕殺蟲。內可用除濕胃苓湯加味。外用蛇床子散麻油調敷;或用蘆薈30克、炙甘草15克研細末外撒。相當於急性濕疹、皮炎之類。
濕癬是一種皮膚病,多發於春夏季節。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風濕熱邪侵入肌膚,導致皮膚發炎、瘙癢。臨床表現為患處皮膚潮紅、糜爛、瘙癢不止,搔破滋水淋漓,浸淫面不斷擴大,皮內似蟲行。
濕癬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除濕、殺蟲止癢為主。內服可用除濕胃苓湯加味,外用可用蛇床子散麻油調敷,或用蘆薈30克、炙甘草15克研細末外撒。
濕癬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勤換衣。
- 避免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蟎等。
- 注意飲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如果出現了濕癬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病情加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