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十大手法」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十大手法詳解
十大手法為中醫小兒推拿之重要技法,載於清代《釐正按摩要術》,主要用於治療小兒乳食積滯、外感風寒等症。其操作結合經絡理論與手法技巧,透過特定穴位刺激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
操作步驟
- 體位準備:
令患兒左手掌向上,醫者以兩手之中指、無名指、小指三指托住患兒手部,固定其姿勢。 -
穴位定位:
- 三關:位於前臂橈側(拇指側),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屬陽穴,性溫熱,主發汗解表、溫陽散寒。
- 六腑:位於前臂尺側(小指側),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屬陰穴,性寒涼,主清熱解毒、涼血瀉火。
- 總經:即「總筋」,位於腕橫紋中央,掌後大橫紋前,為調和陰陽之要穴。
-
手法施行:
- 醫者以雙拇指輕按於三關與六腑之間,左食指靠六腑側,右食指靠三關側。
- 先以拇指「中掐」(中等力度掐按)總筋,繼而「旁揉」(配合揉動),自總筋起始,沿三關、六腑循環推運至曲池(肘橫紋外側端)。
- 推運時,橫向覆蓋三指寬度(拇指、食指、中指範圍),手法需輕柔連貫,自下而上反覆操作3至4轉,以達疏導之效。
理論基礎
十大手法融合「推、掐、揉」三法,透過刺激手部三陰三陽經絡,調節臟腑功能:
- 三關與肺、脾相關,推之可升發陽氣,驅散表寒。
- 六腑與心、小腸相連,揉之可清內熱、化積滯。
- 總筋為陰陽交會之處,掐揉能平衡氣血,緩解滯塞。
與黃蜂入洞之關聯
《小兒推拿廣意》所載「黃蜂入洞」法,與十大手法操作相似,皆以循環推運前臂為主,然黃蜂入洞更側重於溫通鼻竅,治鼻塞流涕。十大手法則著重整體氣機調理,適用範圍更廣。
此技法體現中醫「輕巧透達」之特色,尤其適合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之生理特點,通過柔和手法激發經氣,無須峻烈藥物即可收調理之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