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十二症」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十二症詳解
概念溯源
十二症在中醫學中有兩大主要內涵,分別源自不同時期的醫學典籍,體現了中醫理論對疾病分類的多元視角。
病因分類之十二症
《中藏經》所載十二症,乃根據致病因素將症病分為十二類:
- 勞症:因過度勞倦所致,常見氣虛乏力、精神萎靡
- 氣症:氣機失調引起,如氣滯、氣逆等證候
- 冷症:寒邪侵襲或陽氣不足導致
- 熱症:熱邪亢盛或陰虛內熱所致
- 虛症:正氣不足,氣血陰陽虧損
- 實症:邪氣盛實,正氣未虛
- 風症:風邪致病,變化迅速
- 濕症:濕邪纏綿,重濁黏滯
- 食症:飲食不節,食積內停
- 藥症:藥物使用不當引起
- 思症:過度思慮傷脾
- 憂症:憂愁過度傷肺
此分類體現了中醫"審證求因"的診治原則,為辨證論治提供系統框架。
婦科十二症
《備急千金要方》記載的婦科十二症,專指女性經帶異常的十二種病理表現:
- 狀如膏:分泌物質地稠厚如膏脂
- 如黑血:經帶色黑如瘀血
- 如紫汁:分泌物質地稀薄色紫
- 如赤肉:分泌物中夾雜紅色肉樣組織
- 如膿痂:分泌物含膿性痂皮樣物
- 如豆汁:分泌物色質如豆漿
- 如葵羹:分泌物黏稠如葵菜羹
- 如凝血:分泌物含凝固血塊
- 如清血:分泌物為稀薄血水
- 如米泔:分泌物色白混濁如洗米水
- 如月浣:經期紊亂,時前時後
- 經度不應期:月經周期不規律
此分類細緻描述了婦科病的各種臨床表現,為中醫婦科診斷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十七椎穴與十二症
《千金翼方》記載的十七椎穴(第五腰椎棘突下方)雖非直接治療十二症,但作為經外奇穴,在治療婦科轉胞(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膀胱功能障礙)和腰痛方面有特殊療效,而這些病症可能與某些類型的十二症存在病理聯繫。該穴可採用針刺(直刺0.5-1寸)或艾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治療。
理論延伸
從中醫理論看,十二症的分類體現了:
- 病因與病機相結合的辨證思路
- 形質與功能並重的診斷方法
- 整體與局部統一的治療觀念
這些分類方法至今仍對中醫臨床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特別是在婦科疾病和內科雜病的辨證論治方面。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