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十三臟腑」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十三臟腑是人體臟腑的合稱,包括心、肝、脾、肺、腎、心包絡、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和胞(胞宮)等。

  • 心: 主要負責血脈,其華在面,開竅於舌,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在五行屬火,屬於十二經脈中的手少陰心經。
  • 肝: 主要負責疏泄功能,其華在目,開竅於爪,在志為怒,在液為淚,在五行屬木,屬於十二經脈中的足厥陰肝經。
  • 脾: 主要負責運化功能,其華在肌肉,開竅於口,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五行屬土,屬於十二經脈中的足太陰脾經。
  • 肺: 主要負責呼吸功能,其華在毛髮,開竅於鼻,在志為悲,在液為涕,在五行屬金,屬於十二經脈中的手太陰肺經。
  • 腎: 主要負責水液功能,其華在發髮,開竅於耳,在志為恐,在液為唾液,在五行屬水,屬於十二經脈中的足少陰腎經。
  • 心包絡: 附著於心臟的外膜,連接著心包經,內部與心臟相連,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 膽: 主要負責決斷功能,其華在目,開竅於口,在志為決斷,在液為膽汁,在五行屬木,屬於十二經脈中的足少陽膽經。
  • 胃: 主要負責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其華在口,開竅於口,在志為思,在液為津液,在五行屬土,屬於十二經脈中的足陽明胃經。
  • 大腸: 主要負責傳導糟粕的功能,其華在皮毛,開竅於肛門,在志為怒,在液為津液,在五行屬金,屬於十二經脈中的手陽明大腸經。
  • 小腸: 主要負責受盛和分清泌濁的功能,其華在四肢,開竅於口,在志為思,在液為津液,在五行屬土,屬於十二經脈中的手太陰心經。
  • 膀胱: 主要負責貯藏和排泄尿液的功能,其華在耳,開竅於二陰,在志為恐,在液為津液,在五行屬水,屬於十二經脈中的足太陽膀胱經。
  • 三焦: 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分別為肺、脾胃和腎。三焦是指上、中、下三個臟腑的總稱,主要負責調節各種氣機和疏通水道的作用。
  • 胞(胞宮): 為女性生殖器官,主要負責生殖和月經的功能。

十三臟腑共同協調工作,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其中一個臟腑出現問題,就可能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對十三臟腑進行保養非常重要,以確保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