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十一科」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十一科是中國古代醫學分科的合稱。明代太醫院在大部分時期將醫學分為十三科,而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將十三科改為十一科。包括大方脈、小方脈、婦人、外科、針灸、眼科、口齒科、咽喉科、傷寒科、正骨科和痘疹科。清初的醫學分科仍然保持了十一科,唯獨把外科再改稱為瘡瘍科。自嘉慶以後至清末,醫學分科又有九科、八科、七科、五科等不同變化。關於具體變化的詳細信息,可參考其他相關條目。

根據明代醫學家張景嶽的《景嶽全書》,十一科的具體內容為:

  • 大方脈:治虛實寒熱,調營衛氣血,以補瀉為主。
  • 小方脈:治風寒暑濕燥火,調表裡經絡,以汗吐下為主。
  • 婦人:治經、帶、胎、產、乳、崩、漏、帶下等症。
  • 外科:治刀傷、跌打、骨折、癰疽、瘡瘍等症。
  • 針灸:治氣血經絡不通,以針刺、灸灼為主。
  • 眼科: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視物不明等症。
  • 口齒科:治口瘡、齒痛、牙疳、口噤等症。
  • 咽喉科: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失音等症。
  • 傷寒科:治傷寒、溫病、暑病、濕病等症。
  • 正骨科:治骨折、脫臼、筋傷等症。
  • 痘疹科:治天花、麻疹等症。

根據張景嶽的《景嶽全書》,醫學分科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自春秋戰國時期,醫學分為內、外、婦、兒四科;秦漢時期,醫學分為內、外、婦、兒、針灸五科;魏晉南北朝時期,醫學分為內、外、婦、兒、針灸、眼、口齒、咽喉八科;隋唐時期,醫學分為內、外、婦、兒、針灸、眼、口齒、咽喉、傷寒、正骨、痘疹十一科;宋元時期,醫學分為內、外、婦、兒、針灸、眼、口齒、咽喉、傷寒、正骨、痘疹、金瘡、癰疽等十四科;明代時期,醫學分為內、外、婦、兒、針灸、眼、口齒、咽喉、傷寒、正骨、痘疹等十一科;清代時期,醫學分為內、外、婦、兒、針灸、眼、口齒、咽喉、傷寒、正骨、痘疹等十一科。

根據張景嶽的《景嶽全書》,掌握十一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可以應付日常的醫療工作,因此十一科是學習中醫的基礎,也是臨床醫生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在中醫學中,十一科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