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十疰」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十疰,十種疰病的合稱。

1.指氣疰、勞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人疰、屍疰、食疰、水疰、土疰。見《千金要方》卷十七。

2.指風疰、寒疰、氣疰、生人疰、涼疰、酒疰、食疰、水疰、屍疰、土疰。見《奇效良方》卷二十二。

參見疰條。

《千金要方》卷十七:“十疰者,氣疰、勞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人疰、屍疰、食疰、水疰、土疰也。”

《奇效良方》卷二十二:“十疰者,風疰、寒疰、氣疰、生人疰、涼疰、酒疰、食疰、水疰、屍疰、土疰也。”

十疰是指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十種疰病。

氣疰是由於感受風寒之邪,內郁於肺,肺氣失宣,津液不布,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勞疰是由於過度勞累,耗傷氣血,導致肺氣虛弱,津液不足,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鬼疰是由於感受鬼邪之氣,內郁於肺,肺氣失宣,津液不布,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冷疰是由於感受寒邪之氣,內郁於肺,肺氣失宣,津液不布,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生人疰是由於食用生冷食物,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死人疰是由於食用死人肉,感受屍毒,內郁於肺,肺氣失宣,津液不布,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屍疰是由於食用腐爛食物,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食疰是由於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水疰是由於感受水濕之邪,內郁於肺,肺氣失宣,津液不布,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土疰是由於感受土邪之氣,內郁於肺,肺氣失宣,津液不布,而致皮膚乾燥、口渴、便秘、小便不利等症狀。

十疰的治療,以調理肺氣、宣肺化痰、滋陰潤燥為主。

可用麻黃、杏仁、白果、百合、麥冬、沙參、玉竹、天冬、麥冬、石斛、川貝母等中藥材,配伍成方,服用治療。

十疰的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吃不潔淨的食物。

平時要注意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居住環境要通風、乾燥,避免潮濕、寒冷。

如果出現皮膚乾燥、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