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赤游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赤遊丹是一種病名,屬於小兒丹毒的一種類型。原始資料出自《瘡瘍經驗全書》卷七。這本書是明代醫家張景嶽所著的一部中醫外科專著,共十卷,上、中、下三編分別論述瘡瘍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以及預防保健。

赤遊丹多因患兒在胎中受熱所致。它的臨床表現為患兒先有身體發熱、啼哭、驚搐不寧,煩躁哭鬧。接著,肌膚開始出現漸漸增加的赤暈,皮膚出現紅腫,顏色像塗抹丹藥一樣,且會在肌膚上遊移不定。如果病情先在胸腹腰背部位,然後逐漸向四肢流散,稱為順;如果先在四肢部位發作,然後蔓延到胸腹部位,稱為逆。

治療赤遊丹時,應注意清熱解毒,可以內服大連翹飲和消毒犀角地黃飲。對於外治,傳統方法是先在局部砭放惡血,也可以用牛、羊肉切成薄片貼敷在紅腫的部位上,等到肉片微乾了就換掉,保持濕潤。當肉片濕潤不乾時,可以使用如意金黃散調和藍靛汁敷貼。

要預防赤遊丹,應注意孕婦在懷孕期間避免受熱,平時飲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增強體質並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