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石榴翳」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石榴翹(石榴翳)

病證名,首見於清代醫家王子固所著《眼科百問》,屬「魚子石榴證」範疇。此證為中醫眼科外障病症之一,以眼瞼生翳、狀若石榴籽粒為主要特徵,多因風熱毒邪上攻目系,或肝肺積熱、氣血瘀滯所致。

病因病機

  1. 風熱壅盛:外感風熱之邪,循經上犯目竅,鬱結於瞼絡,化生翳障。
  2. 肝肺熱熾:肝開竅於目,肺主氣機。若肝火亢盛或肺熱上炎,燔灼目絡,則易發為翳膜。
  3. 氣血瘀滯:久病不癒或情志失調,導致氣滯血瘀,結聚成翳,其形如石榴籽粒,色赤或暗紅。

臨床表現

  • 外觀特徵:眼瞼內生細小顆粒,簇聚成叢,形似石榴籽,色紅或暗赤,表面凹凸不平。
  • 自覺症狀:目赤澀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甚則瞼弦糜爛。

證候分型

  1. 風熱型:翳膜初起,顆粒鮮紅,伴癢痛、涕淚交流,舌紅苔薄黃。
  2. 肝肺火熾型:翳色深紅,目赤腫痛,口苦咽乾,脈弦數。
  3. 血瘀型:翳膜暗紫,纏綿難消,眼瞼厚硬,舌暗或有瘀斑。

治法與方藥

  • 風熱型:疏風清熱,方用銀翹散加減,或外用黃連西瓜霜眼藥水
  • 肝肺火熾型:清瀉肝肺,內服龍膽瀉肝湯瀉白散,配合紫金錠外塗。
  • 血瘀型:活血化瘀、散結消翳,方選血府逐瘀湯加夏枯草、密蒙花等。

古籍考據

《眼科百問》將此證歸於「外障眼病」,與「魚子翳」、「粟瘡」等並列,強調其「熱鬱血滯」之病機。清代《目經大成》亦提及「石榴翳」需與「椒瘡」(沙眼)鑑別,前者顆粒分明,後者瞼內面如沙礫粗糙。

此證治療需審因辨證,早期以清熱解毒為主,久病則側重活血散結,外治配合針刺、熏洗等法,以達退翳明目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