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赤炎瘡」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赤炎瘡【名詞解釋】

赤炎瘡,又被稱為赤炎風,是一種急性的熱性皮膚病。發病時,皮膚會感覺灼熱如火燎。主要原因可能是心火旺盛,風熱侵入血液,導致肌膚受損;或者是風熱侵犯肺部,難以疏通,造成肌膚發炎。

【症狀表現】

赤炎瘡的早期症狀包括皮膚灼熱感和出現紅色點斑。嚴重時,紅斑可能擴散到全身,並伴隨劇烈疼痛。如果不治療,症狀會進一步惡化,引發瘡痂。

【診斷治療】

治療赤炎瘡時,應該針對它的性質進行疏風清熱和涼血解毒。內服藥物可以選擇防風通聖散或涼血地黃湯。對於外用藥物,可以搭配使用二黃散(黃連、黃柏、赤小豆、寒水石、紫草,共研細末),將其與麻油混合均勻地塗抹在患處。

【古籍記載】

根據《外科啟玄》卷六的記載,赤炎瘡是一種發於肌膚的疾病,症狀為灼熱如火燎,可能出現全身或單一部位的紅色點斑,或者演變為赤爛的瘡。疼痛劇烈,若不治療可能會變成癰疽。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心火旺盛,風熱侵入血液,造成肌膚鬱結;或者是風熱侵犯肺部,難以疏通,導致肌膚發炎。治療上應該疏風清熱,涼血解毒。內服適宜使用防風通聖散或涼血地黃湯。外用可選擇二黃散(黃連、黃柏、赤小豆、寒水石、紫草,共研細末),並將其與麻油調勻後塗抹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