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時化」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時化
時化為中醫運氣學說之重要術語,指四時氣候變化對自然界與人體之影響。《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闡明六氣主時所呈現之常態氣象特徵:「厥陰所至為和平,少陰所至為暄,太陰所至為埃溽,少陽所至為炎暑,陽明所至為清勁,太陽所至為寒霧。」此即「時化之常」,揭示六氣司歲時所主之正常氣化規律。
六氣時化之具體表現
- 厥陰所至為和平
厥陰屬風木之氣,主春令,其氣化表現為風和日麗、萬物生發之象。風木調達則氣候溫和,人體肝氣疏泄有序。 - 少陰所至為暄
少陰屬君火之氣,主春末夏初,其氣化為溫暖和煦。火氣適中則生機勃發,過甚則易致心火亢盛。 - 太陰所至為埃溽
太陰屬濕土之氣,主長夏,其氣化表現為濕氣氤氳、悶熱多雨。濕土當令則萬物化育,然濕邪過重易困脾陽。 - 少陽所至為炎暑
少陽屬相火之氣,主盛夏,其氣化為酷熱炎蒸。相火主司人體氣機升降,過亢則耗氣傷津。 - 陽明所至為清勁
陽明屬燥金之氣,主秋令,其氣化表現為涼爽乾燥。燥金肅降則收斂得宜,過則傷肺陰而見燥證。 - 太陽所至為寒霧
太陽屬寒水之氣,主寒冬,其氣化為嚴寒凝肅。寒水閉藏則陽氣內斂,失調則傷腎陽而生寒疾。
時化與人體之關係
中醫強調「天人相應」,四時氣化直接影響人體陰陽氣血之運行。六氣時化若循常序,則人體臟腑功能協調;若氣化失常(如非時之氣),則易致外感病或內生雜病。運氣學說通過分析時化規律,預測氣候變化對疾病之影響,為「治未病」提供理論依據。
時化理論之運用
歷代醫家重視時化與疾病之關聯,如《傷寒論》依六經辨證,暗合六氣時化之變;溫病學派更注重季節氣化對溫熱病之影響。臨床診治時,需結合主氣、客氣之加臨,判斷時化對病機之作用,從而擬定相應治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