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時行」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時行[1],病名。

1.又名時氣,為感冒[2]四時不正之氣所致的流行性疾病。《諸病源候論.時氣候》:「時氣病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2.冬季感受不正之氣,至春而發的疾病。與傷寒[3]、溫疫[4]源本小異。《肘後備急方》卷二:「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耳,而源本小異。其冬月傷於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風冷,至夏發,名為傷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氣,及西風使人骨節緩惰受病,至春發,名為時行。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註,名曰溫病。」

3.傷寒、溫疫的俗稱。《肘後急方》卷二:「又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

參見時氣、疫、疫癘等條。

時行,又名時氣,是指感冒四時不正之氣所致的流行性疾病。《諸病源候論.時氣候》中記載:「時氣病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時行與傷寒、溫疫的區別在於,傷寒是冬季感受寒邪所致,至夏發病;時行是冬季感受不正之氣,至春發病;溫疫是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註,至夏發病。

時行在民間又被稱為傷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發病原因是感受不正之氣,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咳嗽咽喉腫痛、肌肉[5]酸痛等。治療時應以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為主。

時行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肺炎、心肌炎[6]等併發症。因此,如果出現了時行相關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參考資訊


  1. 申時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 感冒 - A+医学百科

  3. 傷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 温疫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5. 人體肌肉列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6. 心肌炎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