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實按灸」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實按灸
實按灸為艾條灸法之一種,屬中醫外治法範疇。其法以特製艾條(多選藥艾條,含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之藥物)點燃後,隔數層棉布或棉紙,緊按於穴位之上施灸,使熱力透過布紙,深透肌膚腠理,直達經絡。待艾火漸熄、熱感減弱,則重新點燃,反覆按灸,每穴可施術數次至數十次不等,以局部潮紅、溫熱持續為度。
操作特點
- 隔物施灸:以布或紙為介質,既可防止燙傷,又能均勻傳導藥力與熱力,符合中醫「溫通而不傷正」之理。
- 按壓結合:按壓之力助熱力滲透,兼有針灸與推拿之效,尤重「得氣」感,患者當覺熱流鑽透、痺麻擴散。
- 反覆施術:一按一離為一壯,連續操作以累積刺激量,適用於沉痾痺症。
臨床應用
此法自古多用於風濕痹痛、寒濕凝滯、經絡壅塞之證,如關節冷痛、肌肉僵緊、寒性腹痛等。明代《壽域神方》載其法:「實按隔紙,待腹內覺熱、汗出即差」,強調其溫陽發汗、開鬱散邪之效。另如「太乙神針」、「雷火針」等古法,亦屬實按灸變體,以多味辛香走竄之藥入艾,強化溫通之力。
機理探討
中醫認為,實按灸藉火熱與藥力雙重作用,可鼓舞陽氣、驅散寒濕、疏通經絡。其熱力透過按壓直達深部,能激發經氣運行,與艾草辛溫之性相合,共奏「溫則行,寒則凝」之效。現代研究亦指出,此法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調節免疫反應,與中醫「治痹當以熱引熱」理論相契。
附:太乙神針與雷火針
此二者為實按灸之經典流派,區別在於藥艾條配方:
- 太乙神針:多含麝香、乳香、沒藥等,偏重活血散結。
- 雷火針:常用川烏、草烏、羌活等,長於祛風除濕。
然其核心仍循實按灸「隔布按壓、藥熱並行」之法,為古代灸療精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