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實女」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實女

定義
實女為中醫生理學名詞,指女子年屆月經來潮之齡,卻從未有月經至,然面色如常、飲食無異,亦無明顯病狀者。明代醫家趙獻可於《邯鄲遺稿》中記載:「凡室女從幼經水未至,面色如故,飲食如常,名曰實女。」此類情況又稱「石女」,多屬先天生理異常所致。

中醫病機探討
中醫認為,女子月經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之結果,與腎氣、衝任二脈及胞宮功能密切相關。實女之成因,主要可分為以下兩類:

  1. 先天稟賦不足

    • 腎為先天之本,主生殖發育。若先天腎精虧虛,天癸不至,則衝任不充,胞宮失養,導致月經閉而不行。
    • 此類患者除無月經外,可能伴隨發育遲緩、第二性徵不明顯等症,屬「五不女」之一(即螺、紋、鼓、角、脈五種生殖系統異常)。
  2. 胞宮經脈閉阻

    • 因衝任二脈瘀滯,或胞宮形態異常(如處女膜閉鎖、陰道橫隔等),致使經血無法排出。
    • 此類患者雖無外顯病狀,但可能伴有週期性下腹脹痛,屬「暗經」或「隱經」範疇。

鑑別要點
實女需與「閉經」相區別:

  • 實女:從未來潮,無週期性不適,多屬先天結構異常。
  • 閉經:曾有規律月經後停止,多因氣血失調、痰濕阻滯等後天病理因素所致。

古籍記載
除《邯鄲遺稿》外,《婦人大全良方》亦提及「石女」之症,指其「月事不下,而形體無損」,強調此類患者雖無月經,但整體氣血未受明顯影響。

附:石女
實女與石女概念相近,然石女廣義上包含陰道或子宮發育不全者,中醫多歸於「五不女」範疇,需透過四診合參,辨明屬器質性病變或氣血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