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實腫」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實腫

實腫為水腫病之一類,屬中醫水腫辨證中的實證範疇,見於《中國內科醫鑒·浮腫水腫》。其病因多由外感六淫邪氣(風、寒、暑、濕、燥、火),或內傷飲食,導致氣機阻滯、水濕停聚而成。與虛腫相比,實腫發病急驟,病程較短,症狀表現多為陽證、熱證,且病勢較為猛烈。

病因病機
實腫的形成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外邪侵襲,肺失宣降,水道不通,則水濕泛溢肌膚;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濕濁內停;或氣滯血瘀,阻礙水液代謝,皆可導致實腫。此外,情志失調、痰飲內生等亦可能成為誘因。

臨床表現
實腫的特徵為先見腹脹,繼而外見肢體浮腫,且多伴有以下陽熱實證之象:

  • 小便:短赤澀痛,尿量減少。
  • 大便:秘結或黏滯不爽。
  • 脈象:滑數有力,或弦緊。
  • 舌象:舌質紅,苔黃膩或厚膩。
  • 全身症狀:面色紅赤,呼吸氣粗,煩躁口渴,或伴發熱。

辨證分型
根據病因與病機差異,實腫可細分為以下類型:

  1. 氣腫:因氣滯水停所致,腫勢隨情緒波動而增減,按之凹陷隨手即起,常伴胸脅脹滿。
  2. 血腫:瘀血阻絡,水濕不化,見腫處青紫、刺痛,舌有瘀斑,脈澀。
  3. 熱水腫:濕熱壅盛,腫處灼熱,小便赤痛,苔黃膩,脈濡數。
  4. 風腫:風邪犯肺,起病迅速,浮腫以頭面為甚,或兼惡風發熱。
  5. 濕腫:水濕困脾,腫勢纏綿,肢體沉重,苔白膩,脈濡緩。

治療原則
實腫以「祛邪為先」,根據證型選用相應治法:

  • 疏風宣肺:適用於風腫,方如越婢加朮湯。
  • 清熱利濕:針對熱水腫,方用疏鑿飲子加減。
  • 行氣利水:氣腫者宜用柴胡疏肝散合五皮飲。
  • 活血逐瘀:血腫者選血府逐瘀湯配合澤蘭、益母草等。
  • 攻逐水飲:濕腫重症可暫用十棗湯類峻下逐水,但須中病即止。

實腫的調治需注重辨證精準,兼顧標本,並隨證調整用藥。歷代醫家如張仲景、李中梓等均對實腫的理法方藥有深入闡述,臨床可結合經典與實際病情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