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食積腹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食積腹脹,中醫名詞,是指因飲食不節,食滯腸胃所致的腹脹。

《症因脈治》卷三中記載:「食積腹脹,因飲食不節,食滯腸胃所致。證見肚腹脹急,按之實痛,或一條扛起,或見壘壘小塊,或痛而欲利,利後稍減。」

食積腹脹的治療,宜消食化積。肚腹脹急,按之實痛者,可用枳實散。一條扛起,腹痛欲利,利後稍減者,可用枳樸大黃湯。

以下是《症因脈治》卷三中關於食積腹脹的詳細記載:

食積腹脹 食積腹脹,因飲食不節,食滯腸胃所致。證見肚腹脹急,按之實痛,或一條扛起,或見壘壘小塊,或痛而欲利,利後稍減。治宜消食化積。肚腹脹急,按之實痛者,用枳實散。一條扛起,腹痛欲利,利後稍減者,用枳樸大黃湯。

枳實散 枳實三兩,厚朴一兩,大黃一兩,甘草一兩。上四味,搗碎,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枳樸大黃湯 枳實三兩,厚朴一兩,大黃一兩。上三味,搗碎,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現代研究】

現代研究表明,食積腹脹的發病與胃腸道菌群失調有關。胃腸道菌群是人體重要的微生物群落,在維持人體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飲食不節,食滯腸胃時,會導致胃腸道菌群失調,進而引起腹脹、腹痛等症狀。

因此,治療食積腹脹,除了消食化積外,還應注意調節胃腸道菌群。可以通過飲食調節、益生菌補充等方式來改善胃腸道菌群,從而緩解食積腹脹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