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食積泄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食積泄瀉,病證名。飲食積滯傷脾所致的泄瀉。又稱傷食瀉、食瀉、積瀉。證見腹痛即瀉,瀉後即減,少頃復痛瀉,腹皮扛起,或成塊或成條,瀉下臭如敗卵(《症因脈治》卷四)。《證治要訣.大小腑門》:「食積腹疼而瀉,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先用調脾飲,吞感應丸。或因食一物過傷而瀉,後復食之即瀉者,以脾為其所傷未復而然,宜健脾湯。因食冷物停滯傷脾,脾氣不暖,所食之物不能消化,瀉出而食物如故,宜治中湯加乾葛,吞酒煮黃連丸。」參見傷食瀉條。

食積泄瀉是由於飲食積滯傷脾所致的泄瀉。飲食積滯,即飲食停滯不化,不能及時消化吸收,積聚於脾胃,阻礙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食積泄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大便稀薄、色黃、臭穢,或有粘液、膿血等。

食積泄瀉的治療,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為主。可用香砂六君丸、保和丸、四君子湯等中成藥治療。

食積泄瀉的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積泄瀉是中醫常見的病證,其發病原因複雜,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治療食積泄瀉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以免延誤病情。

以下是《症因脈治》卷四中關於食積泄瀉的論述:

「食積腹疼而瀉,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先用調脾飲,吞感應丸。或因食一物過傷而瀉,後復食之即瀉者,以脾為其所傷未復而然,宜健脾湯。因食冷物停滯傷脾,脾氣不暖,所食之物不能消化,瀉出而食物如故,宜治中湯加乾葛,吞酒煮黃連丸。」

這段話主要論述了食積泄瀉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

首先,作者指出,食積泄瀉的發病原因是飲食積滯傷脾。飲食積滯,即飲食停滯不化,不能及時消化吸收,積聚於脾胃,阻礙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其次,作者指出,食積泄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大便稀薄、色黃、臭穢,或有粘液、膿血等。

最後,作者指出,食積泄瀉的治療,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為主。可用香砂六君丸、保和丸、四君子湯等中成藥治療。

《症因脈治》是一部中醫古籍,由明代醫學家張景岳所著。該書主要論述了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的診斷、治療方法。其中,卷四中關於食積泄瀉的論述,對後世的中醫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