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食牛肉中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食牛肉中毒
食牛肉中毒,為中醫病名之一,指因食用中毒或染疫而亡之牛肉,導致人體出現中毒症狀的疾患。此病首載於《諸病源候論·食牛肉中毒候》,其病因多與牛肉本身腐敗、疫毒內蘊,或牛隻生前染患疫病有關。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牛肉性溫,本為補益之品,然若牛隻因疫病、中毒而亡,其肉則蘊積穢濁疫毒之氣。人體攝入此類腐敗或疫毒之肉,毒邪隨飲食入胃,侵襲脾胃,繼而內擾氣血,甚則傷及臟腑。毒邪滯留中焦,可致氣機逆亂,升降失常;若毒邪化熱,則可燔灼營血,引發一系列中毒症狀。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包括:
- 心悶:毒邪擾心,胸中氣機不暢,患者自覺心胸憋悶不舒。
- 身體痹:毒邪流注經絡,氣血運行受阻,肢體麻木或疼痛。
- 吐逆下利:脾胃受損,胃氣上逆則嘔吐,濁毒下迫則腹瀉。
- 腹痛難忍:毒邪蘊結腸腑,氣血壅滯,腹部絞痛劇烈。
若毒邪深重,可能進一步出現發熱、神昏、肢冷等危候,此為毒邪內陷、陰陽離決之象。
相關典籍與辨證
《諸病源候論》指出,此病與「食六畜肉中毒」機理相似,皆因穢毒內蘊所致。後世醫家進一步闡發,認為此類食物中毒多屬「穢毒壅滯」或「熱毒內蘊」之證,治療需以解毒化濁、調和氣血為主。
此病需與其他食物中毒或霍亂等症相鑒別,其關鍵在於明確發病前曾食用異常牛肉,並結合脈證辨析。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