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食嘔」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食嘔,中醫名詞,是指因飲食積滯所致的嘔吐證。《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記載:「病者胸腹脹悶,四肢厥冷,惡聞食臭,食入即嘔,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嘔。此由飲食傷脾,宿谷不化之所為也。」《證治要訣》卷六記載:「食嘔,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氣,並飲食不節而生。」食嘔有寒、熱之分。偏熱者,食入則痛而嘔,脈實數。偏寒者,常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脈遲弦。
治療食嘔,宜消食化滯,一般用保和丸、家秘消滯湯等方。偏寒者,用治中湯、大養胃湯、草蔻大順飲。偏熱者,用梔連平胃散。
以下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原文:
「食嘔者,胸腹脹悶,四肢厥冷,惡聞食臭,食入即嘔,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嘔。此由飲食傷脾,宿谷不化之所為也。治宜消食化滯,用保和丸、家秘消滯湯等方。偏寒者,用治中湯、大養胃湯、草蔻大順飲。偏熱者,用梔連平胃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