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史堪>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史堪
史堪,字載之,宋代著名醫家,眉州(今四川眉山)人。曾官至郡守,精通醫藥,臨證重視審證求因,強調辨證精準與用藥靈活。其治病特點在於善用經方,並依病情調整治法,若三、四服藥未效,必重新審視病機,修正方藥,故療效顯著。
學術特色與臨床經驗
- 辨證精審,治法靈活
史堪深研《內經》,臨證以理論指導實踐。例如,曾治一同邑患者,症見厭惡食臭、神疲形瘦,諸醫束手。史氏據《內經》理論,診斷為「食掛」(指脾胃氣機壅滯,升降失常所致之納呆證候),透過調理氣機而癒。此案體現其對經典理論的嫻熟運用與臨證變通能力。 - 重視臟腑相關,善用肺腸同治
史堪擅長從臟腑關係論治疾病。如蔡京患便秘,眾醫攻下無效,史氏獨辟蹊徑,以紫菀宣降肺氣,蓋肺與大腸相表裏,肺氣肅降則腸道自通。此法彰顯其「提壺揭蓋」之治療思路,亦符合中醫「上病下取,下病上治」的整體觀。
著作與影響
史堪傳世著作有《史載之方》(又稱《史載之指南方》),全書分三十一門,主要論述內科、婦科疾病,內容涵蓋脈法、證治及方藥配伍。書中載方簡潔實用,如治血證強調涼血散瘀,調經重視氣血雙調,反映其臨床經驗之豐富。該書對宋代以降的醫家頗具啟發,亦為研究中醫方劑學的重要文獻。
學術貢獻
史堪之醫學思想以「因證制方」為核心,強調辨證與用藥的動態結合,其案例與著述體現了宋代醫家對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風,對後世中醫辨證論治體系的完善具有深遠影響。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