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史樹駿>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史樹駿,字庸庵,清代江蘇武進人,具體生平事蹟史料記載較少,然其醫學著作《經方衍義》五卷流傳於世,為中醫經方研究之重要文獻。
學術背景與著作特色
史氏所著《經方衍義》,以闡釋張仲景《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之經方為主,書中結合個人臨床心得,對經方之組成、藥性配伍及臨床應用進行深入剖析。其論述注重「方證相應」,強調辨證施治時需緊扣經典原旨,並依病機靈活化裁,體現清代醫家「尊經崇古」之學風。
中醫理論貢獻
- 經方衍釋:史氏擅長以類方比較之法,解析仲景方劑中藥物加減與劑量變化之深意。如桂枝湯類方中,剖析桂枝、芍藥比例調整對營衛調和之影響,反映其對「方劑結構」與「病機對應」之細膩見解。
- 藥性運用:書中多論及藥物「性味歸經」與「升降浮沉」之理,例如闡明黃芩、黃連同屬苦寒,然黃芩偏清上焦肺熱,黃連善瀉心火,臨床須辨明病位選用。
- 六經辨證:承襲仲景學說,強調外感病傳變規律,並補充少陽病樞機不利時,柴胡劑與和解法之應用要點。
歷史定位
史樹駿雖生平不詳,然《經方衍義》呈現清代江南醫家對仲景學說之繼承與發揮,其學術觀點與同時期柯琴、尤在涇等註家互有參照,對後世經方研究具啟發意義。該書刊本存世,為中醫文獻整理與經方臨床應用之重要參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