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侍御師」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侍御師
侍御師為南北朝時期北齊尚藥局所設之醫官,隸屬於尚藥典御及尚藥丞之下,與尚藥監同列,員額四人。其職司專責帝王之醫療保健,需精研醫理、熟諳藥性,以隨時應對宮廷診療需求,地位類同後世之御醫。
職能與醫學背景
侍御師之選拔極嚴,須通曉中醫核心理論,如《黃帝內經》所載之陰陽五行、藏象經絡學說,並能靈活運用於臨床。其診治範疇涵蓋內科雜病、外傷瘍科及針灸調理,尤重「治未病」思想,透過脈診、望色等手段預判疾患,為帝王調攝身心。用藥方面,侍御師多參酌《神農本草經》及當時方書,精選道地藥材,並監督湯藥煎製,以確保藥效。
歷史脈絡與中醫傳承
北齊尚藥局之建制反映古代中醫官制與宮廷醫學之結合。侍御師不僅需具備深厚醫術,亦須通曉禮制,因應皇室需求。此職銜延續漢代太醫令、隋唐太醫署之傳統,成為後世御醫體系之先聲。其臨床經驗與醫案記錄,部分可能匯入歷代醫籍,對中醫學術發展具潛在影響。
侍御師之設,彰顯中醫「醫政合一」特色,亦為研究南北朝醫學史與宮廷醫療文化之重要線索。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