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室女經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室女經閉
病證名,首見於《婦人大全良方》卷一,亦稱「室女月水不通」,指未婚女子月經閉止不行之症。此病多因情志失調、氣血瘀滯所致,與臟腑功能失和,尤以肝、脾、腎三臟關係密切。
病因病機
- 情志抑鬱:女子性情多鬱,肝氣疏泄失常,氣滯則血瘀,衝任受阻,經血不得下行。
- 氣血虛弱:脾胃不足,化源匱乏,或腎精虧虛,天癸不充,血海空虛而無血可下。
- 寒凝血瘀:外感寒邪,或陽虛內寒,血脈凝滯,經隧不通。
- 痰濕阻滯:素體痰盛,或脾虛濕聚,痰濕壅塞衝任,胞脈閉阻。
辨證論治
- 氣滯血瘀型:經閉不行,胸脅脹痛,煩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斑。治宜疏肝理氣、活血通經,方用澤蘭葉湯合柏子仁丸,或血府逐瘀湯加減。
- 氣血虛弱型:月經漸少至閉止,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淡脈細。治宜益氣養血調經,方選八珍湯或歸脾湯,酌加枸杞、阿膠等滋補之品。
- 寒凝血滯型:經閉伴小腹冷痛,得熱稍減,四肢不溫。治宜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方用溫經湯或艾附暖宮丸。
- 痰濕阻滯型:形體肥胖,經閉帶多黏稠,胸悶泛惡。治宜化痰除濕、調氣通經,方選蒼附導痰丸合芎歸二陳湯。
重症瘀結:若體質壯實,瘀結日久,見肌膚甲錯、目眶黯黑者,可選大黃䗪蟲丸以破血逐瘀,然須慎用,免傷正氣。
古籍參考
《婦人大全良方》強調室女經閉「多因積想在心,思慮過度」,提示情志調攝之要;《醫宗金鑒》則分虛實論治,虛者補而通之,實者瀉而通之,總以調和氣血為本。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