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室女經閉勞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室女經閉勞嗽

病證名,出自《竹林女科證治》。此症多見於未婚女子,因長期憂思過度或勞倦內傷,導致心脾兩虛,氣血生化不足。心主血,脾統血,心脾受損則血虛,血虛則肺陰失養,陰虛生內熱,虛火灼傷肺陰,故見乾咳不止、潮熱盜汗等症。

病因病機

  1. 憂思勞傷心脾:情志不遂,思慮過度,損傷心脾,使氣血耗傷。
  2. 陰虛內熱:心脾血虛,肺陰不足,陰虛則生內熱,虛火灼肺,肺失濡潤。
  3. 經閉與勞嗽並見:血虛則經血無源,故經閉;肺陰虧虛,虛火灼肺,故發為勞嗽。

臨床表現

  • 月經閉止,日久不行。
  • 飲食減少,形體日漸消瘦。
  • 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咳聲短促。
  • 潮熱盜汗,午後熱甚,或五心煩熱。
  • 面色萎黃,唇甲淡白,四肢乾瘦。

治法
滋陰清熱、養血調經為主,兼顧健脾益氣。

常用方劑

  1. 四物湯加減

    • 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物湯基礎),加丹皮清虛熱,陳皮理氣健脾,白術健脾益氣,香附疏肝解鬱,黃芩清肺熱,甘草調和諸藥。
    • 功效:養血調經,兼清虛熱。
  2. 四神丸

    • 組成:橘紅、延胡索、當歸、郁金。
    • 功效:理氣活血,疏肝解鬱,適用於兼有氣滯血瘀者。
  3. 劫勞散

    • 出自《婦人大全良方》,主治虛勞咳嗽、經閉等症。
    • 組成:白芍、當歸、熟地黃、人參、黃芪、甘草、半夏、阿膠等。
    • 功效:益氣養血,滋陰潤肺。

辨證要點

  • 本證以經閉、乾咳、陰虛內熱為主要特徵,需與單純肺陰虛或氣血兩虛區分。
  • 若兼見氣短乏力、食少便溏,則心脾兩虛較甚;若潮熱盜汗明顯,則陰虛火旺為主。

補充說明
此證與肺癆(肺結核)有相似之處,但病因不同。室女經閉勞嗽多因內傷七情、氣血虧虛所致,治療上需注重調理心脾,滋養陰血,而非單純治肺。若久病不癒,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干血癆」,屬虛勞重證,治療更需注重滋補肝腎、填精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