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室女逆經」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室女逆經
病名:室女逆經,又稱女子逆經、女子澀經赤澀、女子血氣逆流、逆經目赤,指未婚女子(或泛指女性)因經血逆行,上衝於目,導致眼部出血的病證。此病多因血熱經閉,月經逾期不行,血氣逆亂,上犯清竅所致。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室女逆經的發生與血熱、氣逆、經脈壅滯密切相關。主要病機如下:
- 血熱內盛:素體陽盛,或過食辛熱,或情志鬱久化火,導致血分熱盛,迫血妄行。
- 肝經鬱熱:肝主藏血,若肝氣鬱結,鬱久化火,火性上炎,血隨氣逆,上攻於目。
- 衝任失調:衝為血海,任主胞胎,若衝任氣血失和,經血不循常道,反逆上行,溢於目絡。
臨床表現:
- 眼部症狀:結膜下出血(白睛溢血),甚者可見玻璃體積血、眼底出血,目赤澀痛,視物模糊。
- 全身症狀:月經閉止或量少,經前或經期頭痛、煩躁易怒,口乾咽燥,舌紅苔黃,脈弦數或滑數。
辨證分型:
- 肝經鬱熱證:目赤腫痛,經前加重,胸脅脹悶,舌紅苔黃,脈弦數。
- 血熱妄行證:出血量多,色鮮紅,心煩口渴,便秘尿赤,舌絳紅,脈洪數。
- 瘀血阻絡證:出血反覆,血色暗紅,經行不暢,小腹刺痛,舌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澀。
治療原則:
- 清熱調經:適用於血熱或肝鬱化熱證,方用調經散(當歸、赤芍、生地、丹皮、梔子等)加減。
- 破血通經:適用於瘀血內阻者,方選順經湯(桃仁、紅花、川芎、牛膝等)配合活血化瘀之品。
- 涼血止血:若出血急劇,可酌加茜草、蒲黃、側柏葉等以止血。
現代醫學對應:
室女逆經相當於異位月經引起的眼部出血,如結膜下出血、玻璃體積血或視網膜出血等,多與內分泌失調、血管異常等因素相關。
古籍參考:
《銀海精微》記載:「此乃室女或肥壯婦人血熱經閉,過期不行,則血逆於上,注於目,灌於睛外皆紅色。」強調血熱經閉與血逆上衝的病理關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