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嗜異」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嗜異疾病及其治療和預防

嗜異是一種病證名,指病人喜食異物。這一症狀常見於脾疳和蟲積的患兒。嗜異的病因病機主要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功能正常時,可以正常消化吸收飲食,不會出現嗜異的症狀。若脾胃功能失調,導致飲食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就會導致脾胃積熱。積熱損傷脾胃功能,進而造成更嚴重的失調,形成惡性循環。

嗜異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喜食異物: 患者常出現喜食異物的症狀,例如泥土、石頭、頭髮、煤炭、鐵釘等。
  2. 青黃的面色: 患者面色呈青黃色,這是由脾胃積熱引起的。
  3. 腹脹: 患者會感到腹脹,也是由脾胃積熱引起的。
  4. 大便不成形: 患者的大便呈現不成形的症狀,同樣是由脾胃積熱引起的。
  5. 舌苔厚膩: 患者的舌苔會有厚膩的表現,這也是由脾胃積熱引起的。
  6. 脈滑數: 患者的脈搏有滑數的感覺,同樣是由脾胃積熱引起的。

針對嗜異疾病的治療,主要是以健脾胃、清熱解毒為主要方針。常用的中藥有白朮、茯苓、山藥、陳皮、半夏、生薑和大棗等。

預防嗜異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注意飲食衛生: 飲食要清淡、易消化,不要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保持良好的心情: 情緒不穩定會影響脾胃功能,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3. 適當鍛鍊身體: 適度的身體活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4. 定期進行體檢: 定期的體檢可以及早發現疾病,並進行治療。

嗜異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如果發現孩子有嗜異的症狀,應及早帶孩子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