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手厥陰標本」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手厥陰標本詳述

手厥陰標本為中醫經絡理論中「十二經標本」之一,出自《靈樞·衛氣》,專述手厥陰心包經之氣血輸注的根源與布散所在。

手厥陰標本定位

    • 位於「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即前臂內側,腕橫紋上二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與現代常用穴位「內關穴」相合。
    • 此處為手厥陰心包經氣血匯聚之根本,主司經脈原氣,與心、胸、胃之疾密切相關。內關穴為絡穴,通於陰維脈,臨床多用於寧心安神、寬胸理氣。
    • 位於「腋下三寸」,即胸側部,腋前線下三寸處,約當「天池穴」位置。
    • 天池穴為手厥陰心包經之首穴,乃經氣向外布散之標結,與心包經絡相連,主調胸膈鬱熱、乳癰等症。

經絡理論與功能

手厥陰心包經屬「厥陰」,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裏,其標本理論體現經氣運行「根於本,散於標」的特性:

  • 本為氣血之源:內關穴區域為經氣始發之處,調節本經氣血盛衰,尤擅治療心悸、胃痛等裏證。
  • 標為氣血之末:天池穴反映經氣外達體表的終點,主治胸脅脹滿、局部經絡阻滯之表證。

與其他理論的關聯

  1. 標本與根結
    • 手厥陰標本與「根結理論」互補,根結強調經脈循行起止(如井穴中衝為根),而標本則著重氣血輸注的深淺層次。
  2. 經脈病候
    • 《靈樞·經脈》載心包經「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其症狀分布與標本區域相應,臨床可結合標本穴位辨治。

此理論不僅指導針灸取穴(如內關配天池調暢心氣),亦為診察經氣異常(如本虛標實之胸痹)提供依據,深植於中醫辨證施治體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