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手拳」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手拳

手拳,病證名。指手指攣縮不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九:「夫小兒手拳者,由在胎之時,其母臟腑氣虛,為風冷所乘,兒生之後,肝氣不足,致筋脈攣縮,不能伸展,故令手拳不展。」治宜養肝柔筋,和血祛風之劑。

手拳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先天不足:由於父母先天體質虛弱,導致胎兒在母體內發育不良,手指肌肉力量不足,出生後易出現手指攣縮不展的症狀。
  2. 風寒外襲:由於小兒抵抗力弱,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導致筋脈拘攣,手指不能伸展。
  3. 肝氣不足:肝主筋,肝氣不足會導致筋脈失養,手指攣縮不展。

手拳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手指攣縮不展:手指不能伸直,呈現拳狀。
  2. 手指疼痛:手指疼痛,可伴有麻木感。
  3. 手指活動受限:手指活動受限,不能正常握物。

手拳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手拳的治療,主要以中醫藥治療為主。常用中藥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丹參、桃仁、紅花等。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手拳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孕期注意保健,避免風寒等外邪的侵襲。
  2. 產後注意護理,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3.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手拳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影響手指的功能,甚至導致手指畸形。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手拳的症狀時,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