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手三陰經」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手三陰經

手三陰經為中醫經絡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三條經脈。此三經均分佈於上肢內側(掌側),其氣血運行方向由胸部走向手部,如《靈樞·逆順肥瘦》所載:「手之三陰,從胸走手。」以下分述各經特性與功能:

  1. 手太陰肺經

    • 循行路線:起於中焦(胃脘部),下行絡大腸,復返上行過膈屬肺,再從肺系(氣管)橫出腋下,沿上臂內側前緣下行,經肘窩、前臂,止於拇指橈側端的少商穴。
    • 生理功能:主司呼吸,調節氣機與水液代謝,為十二經脈氣血流注之始(寅時當令)。肺經異常可現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
  2. 手少陰心經

    • 循行路線: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心臟周圍組織),下膈絡小腸;其支脈從心系上挾咽喉,連繫目系(眼後組織);直行者復從心系上行至肺,再斜出腋下極泉穴,沿上臂內側後緣,經肘、腕,止於小指橈側端的少衝穴。
    • 生理功能:主血脈與神志,調控血液運行及精神活動。心經失調可致心悸、失眠、掌心熱痛等症。
  3. 手厥陰心包經

    • 循行路線:起於胸中,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脈從胸出肋,至腋下天池穴,沿上臂內側中線下行,過肘窩、前臂,入掌中勞宮穴,止於中指末端中衝穴。
    • 生理功能:代心受邪,保護心臟並調節情志,與心經協同維持心神穩定。病變多見胸悶、心煩、臂肘攣急等症。

整體關聯
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大腸、小腸、三焦經)相表裡,通過絡脈相互聯繫,構成上肢氣血循環的完整通路。其功能協調與否,直接影響心肺機能及上肢活動,臨床常用針灸、推拿等法調理此三經以治療相應臟腑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