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赤脈傳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赤脈傳睛

赤脈傳睛,是中醫眼科的疾病名稱,俗稱赤脈外障或眥赤。指的是赤脈從大眥或小眥起始,橫貫白睛的情況。

《祕傳眼科龍木論》記載了"小眥赤脈外障",而《銀海精微》等書則將其分為"大眥赤脈傳睛"和"小眥赤脈傳睛"兩種。要確診赤脈傳睛,必須是赤脈起始於兩眥部位。如果赤脈起自其他部位,並且像虯蟠般纏繞,則稱為"赤絲虯脈"。如果眥部長出大片紅肉,橫貫白睛,形狀像蠅翅,則稱為"胬肉"。這些情況都不屬於本文的討論範圍。

常見症狀

  1. 心火赤脈傳睛:赤脈從一眥或兩眥起始,橫貫白睛,血脈粗大深紅,癢澀刺痛,眵多乾結,頭痛煩熱,口乾渴,舌紅少苔,脈數。

  2. 陰虛火旺赤脈傳睛:赤脈從一眥或兩眥發生,白睛呈淡紅色,細小如絲,刺癢輕微,眵少不結,雙眼乾澀,頭暈眼花,舌紅無苔,脈細數。

  3. 陰精虧損赤脈傳睛:眥部赤脈細小,白睛呈淡紅色,雙眼乾澀昏花,耳鳴耳聾,腰膝痠軟,遺精早泄,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鑒別分析

心火赤脈傳睛與陰虛火旺赤脈傳睛:這兩種都是由於"火"邪所致,但有虛實之分。前者是由於心經實火,上燻目竅而引起的。心主血液循環,兩眥是血脈的一部分,與心經相應。心火燃燒,導致赤脈粗大深紅,刺癢疼痛,多有眵液乾結。還可能出現頭痛面赤,煩熱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的症狀。治療應以清心瀉火為主,可使用瀉心湯,若伴有溲赤和心煩可以加導赤散。後者則是陰虛之火上擾,所以眥部紅赤不明顯,赤脈細小如絲,眼乾澀。還可能出現頭暈目眩,雙眼乾澀,心悸怔忡,心煩不寐,舌紅無苔,脈細數。治療應該滋陰降火,可用知柏地黃丸;如果伴有心悸怔忡,心煩不寐則加上效補心丹。

腎精虧損赤脈傳睛:多由於房事無節制,勞損心腎,精虛液耗,導致眼睛缺乏滋養。症狀包括赤脈微細,眼乾澀昏花,還可能伴有耳鳴耳聾,腰膝痠軟,遺精早泄。舌紅,脈虛無力。治療應該補腎填精,可使用駐景丸。

赤脈傳睛的原因都是由於"火"引起的,但需要區分虛實情況。辨證要點是:心經實火內炎時,赤脈粗大,眥部紅赤,刺痛癢澀是主要依據;陰虛水不濟火,虛火上擾時,赤脈細小,顏色淡紅,眼乾澀是主要依據;腎精虧損時,眥部赤脈稀疏,沒有刺癢疼痛,只有乾澀昏花是主要依據。

文獻引用

《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說:"眥赤之證,赤脈起於大眥者,是心經實火;赤脈起於小眥者,是心經虛熱。實火時可用洗心散,以清除邪火;虛熱時可使用九仙散,以清降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