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手太陽標本」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手太陽標本

手太陽標本為十二經標本之一,出自《靈樞·衛氣》,論述手太陽小腸經氣血輸布之根本與標結所在。

經文依據

《靈樞·衛氣》載:「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此處「外踝」非指足踝,乃手腕尺骨莖突後方之位置,即手部外側高骨之後;「命門」於此指目(《靈樞·根結》云「命門者,目也」),故標結位於目內眦上方一寸處。

本標定位與穴位對應

  1. 本部位

    • 位於「外踝之後」,即手腕尺骨莖突後方凹陷處,與手太陽經之養老穴(郄穴)位置相合。養老穴屬小腸經氣血深聚之所,反映經氣之根本。
    • 中醫理論中,「本」為經氣發源、根基之處,主司經脈氣血之化生與輸布。手太陽之本在養老穴,提示此穴可調節小腸經氣血盛衰。
  2. 標部位

    • 標結位於「命門之上一寸」,即目內眦(睛明穴)上方一寸,相當於攢竹穴(足太陽膀胱經)附近。此處為手太陽經氣上注之所,與頭面五官功能密切相關。
    • 「標」主氣血之標結與顯現,手太陽之標在目周,反映小腸經氣上濡目竅,與《內經》「小腸主液」之說相呼應,亦解釋手太陽經病可見目黃、耳聾等症。

經絡理論延伸

手太陽小腸經屬火,與心相表裡,其標本分布體現經氣「從手走頭」的循行特點:

  • 本於腕:養老穴為郄穴,主急症疼痛,如手腕痹痛、肩背不舉,針刺可激發經氣。
  • 標於目:攢竹穴鄰近標結,臨床用於目赤腫痛、視物不明,反映小腸經氣上注於目之通路。

此標本理論亦與根結學說互參(《靈樞·根結》稱小腸經「根於少澤,結於天窗」),共同闡釋經氣上下貫注的動態聯繫,為針灸取穴提供理論依據。

臨床意義

手太陽標本理論指導下,可透過調節本標穴位以通調經氣:

  • 本虛(腕弱無力)可取養老穴溫灸;
  • 標實(目疾、頭痛)可刺攢竹或配小腸經絡穴支正,體現「上病下取,下病上調」之治則。

此說不僅深化對經脈氣血運行的理解,亦凸顯中醫「整體關聯」的診療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