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手太陽絡脈」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手太陽絡脈

手太陽絡脈為十五絡脈之一,出自《靈樞·經脈》,其別名為「支正」。此絡脈起於手太陽小腸經,於腕關節上方五寸處(即「支正穴」)分出,分為兩支:一支向內聯絡手少陰心經,另一支沿手臂外側上行,經過肘部,最終網絡於肩髃(肩關節處)。

經脈循行與功能

手太陽絡脈的循行路徑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輔相成,主要功能包括:

  1. 聯絡表裡經脈:通過支正穴內注手少陰心經,加強小腸經與心經的氣血溝通,體現中醫「小腸與心相表裡」的理論。
  2. 調節局部氣血:其支絡上行至肩髃,影響上肢外側及肩部的氣血運行,與肩臂活動密切相關。

病理表現

根據《靈樞》記載,手太陽絡脈病變可分虛實兩類:

  • 實證:絡脈氣血壅滯,表現為關節弛緩無力,肘部痿廢不能屈伸,多因外邪侵襲或氣血瘀阻所致。
  • 虛證:氣血不足,絡脈失養,皮膚表面可能出現疣狀贅生物(如扁平疣等),此為衛外不固、痰濕凝滯之象。

絡穴「支正」的應用

支正穴為手太陽絡脈的主要穴位,臨床常用於:

  • 治療肘臂酸痛、肩背不舉等上肢病症。
  • 調理心經與小腸經失衡引起的煩躁、失眠等症。
  • 配合其他穴位(如肩髃、曲池)疏通經絡,改善氣血瘀滯。

手太陽絡脈的理論,不僅體現經脈系統的整體聯繫,亦為針灸與辨證論治提供重要依據,進一步豐富中醫經絡學說的內涵。